2023年11月19日,广西北海市遭遇了罕见的海水倒灌事件,多条街道被海水淹没,引发了广泛关注,这一事件不仅影响了市民的日常生活,也引发了对于城市防潮能力的讨论,官方迅速回应,解释了事件的原因,并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本文将详细回顾这一事件,探讨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官方和市民的应对措施。
事件回顾
11月19日上午,北海市区的多条街道突然出现了大量海水倒灌的现象,滨海路,位于北海市区北部,与大海仅隔一道防护堤,成为此次事件的重灾区,当天早上6时30分,市民徐女士起床送孙女上学时,惊讶地发现路面已经积满了水,尽管当时并没有下雨,但积水仍在不断上涨,徐女士表示,这是她几十年来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
滨海路的另一住户也证实了这一情况,他告诉记者,积水已经涨到了他家门前的台阶处,并且看到路旁的排污管道中不断有水冒出,这一景象不仅让市民们措手不及,也给交通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上午8时许,北海交警部门发布提醒信息,称海水已经灌入海城区滨海路,漫过路面的深度达到了10至20厘米,对过往车辆的通行造成了严重影响,交警迅速到场进行交通疏导,并建议车主们提前绕行。
除了滨海路,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的部分路段也出现了海水倒灌的现象,北海市排水处紧急启动了应急预案,设立了警示标志,并派出多名巡查人员前往各路口值守,截至上午8时50分,海水下降至正常水位,倒灌路面已无积水。
记者走访了北海市滨海路,发现上午9时30分时,路面积水已经完全退去,交通已经恢复正常,当地市政部门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海水倒灌并未造成较大的影响,这一事件仍然引起了市民和媒体的广泛关注。
官方回应与原因分析
面对这一突发事件,北海市相关部门迅速回应,并解释了事件的原因,自然资源部北海海洋中心观测预报室主任姜绍材表示,此次海水倒灌主要是由天文大潮引起的。
姜绍材解释说,北海市沿海地区在大多数年份的农历五月、十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都会迎来全年最高潮位,周期性的海水涨落,主要是受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影响,尤其是当月球、太阳和地球移动到一条直线上时,都会在未来几天迎来天文大潮。
11月19日是农历十月十九,正值“十月大潮”的高潮期,一般情况下,北海市天文大潮的最高潮位约5.5米,但当天最高潮位达到了5.74米,为1965年以来北海第二高潮位,仅次于1986年台风风暴潮的5.93米。
除了天文大潮的影响,冷空气与南海台风的叠加影响也是此次事件的重要原因,通常情况下,冷空气影响期间广西沿海以减水为主,但由于本次冷空气与南海台风叠加,华南沿海普遍出现了不同程度增水,并传播至北部湾,造成多地出现海水漫堤现象,19日高潮位时段,广西增水在20厘米左右。
广西沿海各潮位站均超过当地警戒潮位20厘米以上,其中涠洲岛、铁山港、防城港和钦州港均为建站以来最高潮位,海洋监测部门提醒,从目前预测的情况看,北海市在11月20日上午8时前后的潮位仍较高,但最高潮位将逐日回落。
应对措施与市民反应
面对海水倒灌的突发事件,北海市相关部门迅速采取了应对措施,北海市排水处紧急启动了应急预案,设立了警示标志,并派出多名巡查人员前往各路口值守,交警部门也迅速到场进行交通疏导,确保市民的出行安全。
市民们对于这一事件也表现出了高度的关注和配合,在海水倒灌期间,许多市民选择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以避免车辆受损,一些市民还自发组织起来,帮助清理街道上的积水和垃圾。
在事件发生后,北海市相关部门也加强了对于薄弱海堤的加固工作,并提升了防潮能力,他们表示,将密切关注天气和海况变化,确保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市民声音与专家建议
此次海水倒灌事件也引发了市民们的热议,一些市民表示,这是他们几十年来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预警和防范措施,另一些市民则表示,虽然这次事件没有造成较大的影响,但仍然让他们对于城市的防潮能力产生了担忧。
专家也对此次事件提出了建议,他们认为,对于沿海城市来说,防潮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于天文大潮、台风等极端天气事件的监测和预警工作,确保市民能够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也应该加强对于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排水能力,减少海水倒灌的风险。
专家还建议市民们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在极端天气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
广西北海市的海水倒灌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但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对于沿海城市来说,防潮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测和预警工作,提高城市的防潮能力,市民们也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防灾减灾知识,我们才能在面对极端天气事件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城市的稳定。
通过此次事件,我们也看到了北海市相关部门和市民们的积极应对和团结协作精神,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北海市将会更加坚强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