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疾控权威发布:全面解析诺如病毒预防措施,共筑健康防线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健康问题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在人口密集、流动性大的城市如上海,公共卫生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上海疾控”)针对近期诺如病毒活动的增加,特别发布了预防提醒,旨在提高市民对诺如病毒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其传播,共同维护城市公共卫生安全,本文将结合上海疾控的权威指导,全面解析诺如病毒的预防策略,帮助市民朋友科学防护,守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是一种引起急性胃肠炎的高度传染性病毒,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食用或饮用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后未洗手而进食、以及直接接触感染者等,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但寒冷季节尤为高发,且易在学校、幼儿园、养老院、医院等人群聚集场所引起暴发。
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12-48小时,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多为水样便)、腹痛、发热、头痛和肌肉痛等,虽然大多数患者症状较轻,病程持续2-3天即可自愈,但对于老年人、婴幼儿、孕妇及患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诺如病毒感染可能导致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死亡,因此不容忽视。
1.个人卫生习惯是基础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双手至少20秒,特别是在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后、照顾病人前后以及咳嗽或打喷嚏后,无法洗手时,可使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清洁双手。
正确咳嗽和打喷嚏:使用纸巾或肘部内侧遮挡口鼻,防止飞沫传播。
避免触摸口鼻眼:尽量减少用手触摸面部,特别是口鼻眼等易感部位。
2.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彻底煮熟食物:确保食物(特别是海鲜、贝类)彻底煮熟,避免生食。
分开处理生熟食物:使用不同的炊具和餐具处理生熟食物,防止交叉污染。
饮用安全水源:只饮用煮沸后的自来水或瓶装水,避免直接饮用未经处理的河水、湖水等。
注意餐具消毒:餐具和厨具应定期用热肥皂水清洗并彻底冲洗干净,或使用洗碗机高温消毒。
3.环境清洁与消毒
定期清洁:经常清洁和消毒高频接触的表面,如门把手、桌面、水龙头、马桶等。
保持通风:室内应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开窗换气,减少病毒在空气中滞留的时间。
处理呕吐物和粪便:使用一次性手套和口罩处理呕吐物和粪便,并用含氯漂白剂(按说明书稀释)清洁和消毒受污染的表面,处理完毕后,立即丢弃手套和口罩,并彻底洗手。
4.健康监测与隔离
自我监测:关注自身健康状况,一旦出现诺如病毒感染症状,应立即居家隔离,避免外出和接触他人。
及时就医:对于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隔离期限:患者症状消失后至少72小时(3天)内,应避免进入公共场所或参与集体活动,以防病毒传播。
学校与幼儿园
加强健康教育:定期开展诺如病毒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意识。
严格卫生管理:加强校园环境卫生,确保食堂食品安全,定期消毒教室、宿舍等公共区域。
建立报告制度: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防止疫情扩散。
养老机构与医院
强化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应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手套,并定期进行健康监测。
严格探视管理:限制探视人数和时间,对探视人员进行健康筛查,减少病毒带入风险。
加强患者管理: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隔离治疗,防止院内感染。
诺如病毒的防控不仅是个人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政府、社区、学校、医疗机构及媒体等各方应携手合作,加强信息通报、资源共享和协调联动,形成防控合力,通过媒体宣传、公益广告等形式,提高公众对诺如病毒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上海,这座充满活力的国际大都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城市的繁荣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健康与安宁,面对诺如病毒等公共卫生挑战,上海疾控的及时提醒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让我们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遵循科学预防策略,共同守护这座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让健康成为上海最亮丽的名片。
通过本文的详细介绍,相信市民朋友们对诺如病毒的预防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让我们携手并进,用实际行动践行健康生活方式,为构建健康上海、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