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经济观察报和白杨融媒共同主办的“绿色上新·电商平台气候环境治理”研讨会在北京举办。
根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司的数据,2023年全年中国网上零售额超过15万亿元,增长11%,连续11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其中实物商品网零占社零比重增超过25%。电商行业正在各个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其中也包括气候环境治理。随着我国提出“双碳”目标、发布《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电商行业需要承担且履行好气候环境治理责任的理念也逐渐落地生根。自2021年起,阿里巴巴、京东、字节跳动等多家电商平台企业陆续作出了气候承诺。
在会议上,各方专家提出,电商平台处在互联网商业生态系统的核心位置,其影响力和带动力都十分显著。尽管电商企业在推动绿色转型上面临诸多挑战,但电商平台的数据能力和资源集结优势,可以为其更好地履行气候环境责任找到破题之道。
不只是看门人,而是绿色生态的核心
随着电商行业不断扩容发展,其在解决更广泛的气候变化、环境治理等人类共同命题中的作用也变得更加不可忽视。
商道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副总经理郎华认为,促进绿色消费有利于提升每个人的健康福祉,也对经济发展起到正向促进作用。因此,电商平台的气候环境治理话题被摆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引发行业的共同关注。
商道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副总经理郎华发表主旨演讲
在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佘煜宁看来,电商平台的作用变得更重要与其规模大、价值链长、影响面广有关。“它(电商平台)自身运营虽然不是高污染高排放的,但是它能够影响到的受众数量是数以亿计的,拥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力。”
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佘煜宁发表主旨演讲
佘煜宁援引今年3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9.15亿人,较上年同期增加6967万人。
以电商平台运营所涉及的包装环节为例,根据绿色和平、摆脱塑缚等环保组织于2020年共同发布的《中国快递包装废弃物产生特征与管理现状》报告,2018年,中国各类快递包装材料消耗量达到941.23万吨,如果不做干预,到2025年,国内快递包装材料消耗量、碳排放和相应处置费用都会不断攀升。
佘煜宁进一步提到,电商平台广泛的影响力既可以引发或放大一系列多维的环境问题,但同时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自身的可持续经营,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平台企业在平台生态系统中不只是看门人角色,平台所设立的规则和门槛都将影响成千上万的供应商。好的环境举措和更多绿色供应商,可以提高企业整个价值链的绿色水平。因此,平台企业处于平台生态系统的核心位置。”佘煜宁说。
电商平台的气候环境治理新课题
事实上,在中国明确“双碳”目标以及发布《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的政策背景之下,国内电商平台早已行动。根据绿色和平对公开信息的梳理,自2021年至2023年间,阿里巴巴、京东、字节跳动、唯品会等多家电商企业开始重视环境表现,逐步作出了气候承诺。
但不足与挑战依然存在。佘煜宁介绍,从环境议题角度看,相较于管控非法野生动植物交易的力度,电商平台在针对售卖如有毒有害物质等方面的防治管理力度较为欠缺;再比如,电商平台虽然频繁提及包装废弃物管理举措,但在实际管理上缺乏量化的包装总量减量目标;再者,电商平台带动商业生态参与者采取气候管理行动的影响力较弱,绝大多数的企业没有一套完善的机制或有效的项目带动商业生态伙伴共同减碳。
上述挑战与电商平台自身的特殊性有关。阿里巴巴淘天集团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程介绍,电商平台如何用创新手段应对气候环境治理挑战?电商平台处在生态链的中间,一侧是供给端,一侧是消费端。仅供给端生态就相当复杂,包括平台上独立经营的商家、商家背后的生产者、为这些商家提供服务的生态商等,“服务商的角色也在不断地扩展,MCN机构、中介、主播机构等,所以整个供给端是相当复杂的系统”。这也加重了电商平台的数据管理等难度。
阿里巴巴淘天集团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程发表主旨演讲
除了对关联角色的数据管理面临挑战之外,责任归属问题也是难题之一。传统观念认为,企业需要为自身的环境影响负责,后来,企业需要为自己的价值链环境影响负责的理念也成为共识,但是平台模式下,平台是否需要为关联角色的环境影响负责,目前并没有定论。
在诸多挑战面前,也有企业摸索出了自己的破题之道。张程介绍,2021年阿里巴巴正式发布《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在国际通用的圈定碳减排范围1、2、3的标准基础上,阿里巴巴开创性提出“范围3 ”的概念。所谓“范围3 ”包含两个方面:一为赋能减排、另一为带动减排。
据张程介绍,赋能减排主要指,阿里巴巴提供相比基准场景更具显著性替代方案的解决路径,客户因为使用了该方案而产生了比原来更显著的温室气体排放减量的效果。例如,阿里云研发的一款“能耗宝”产品,中小企业只需要在这个模块上输入自己的数据信息,能耗宝便可以导出一份报告,供中小企业作为绿色资质参与市场竞争或业务洽谈。
阿里巴巴的另一项带动减排,针对的是C端消费者,即通过倡议、能力建设,带动消费者主动参与减排的行动。
在会上,佘煜宁也分享了国际电商企业参考案例。美国电商平台Etsy与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企业合作,为平台商户提供专家建议,并为成功安装太阳能光伏板的商户进行大额平台返利,以此鼓励商户减少碳排放。通过这项行动,商户不仅解决了电力匮乏等问题,还可以使用100%可再生能源制造来为自己的品牌增加价值,这一点也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
佘煜宁评价道:“或许我们可以借鉴这种直接帮扶的方式,以切实有效的手段和资金支持,来帮助供给端的商户减少碳排放,在供给端减少碳排放的同时,企业商业生态范围内的碳排放也会逐步减少,从长期来看这是一个双赢发展策略。”
用创新手段促进气候环境治理
随着低碳消费风口正起,低碳环保本身也为企业创造了更多机会。在此背景之下,市场对于电商平台带动商业生态提升气候环境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对此,摆脱塑缚项目经理丁奕表示,平台企业应履行的治理责任应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平台规则来约束平台商家;二是发挥平台的影响力来带动链条上各个环节的协同合作,包括包装减量、循环包装应用、引导消费者绿色参与等,以此积极开展绿色包装实践。
摆脱塑缚项目经理丁奕发表主旨演讲
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袁瑛提及,电商平台企业在正向解决气候环境治理问题方面拥有独特的优势。一方面,数字化技术能够帮助平台企业发掘环境履责的更多可能性,例如平台企业可以运用大数据能力,优化运输路线和包装设计,提高供应商和商户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平台企业的资源集结能力很强,且打造了各自的生态圈,例如一些平台企业建立了绿色商家联盟、绿色包装联盟,可以影响更大范围的商业伙伴的气候环境表现,更可以影响亿万消费者。
绿色和平中国总负责人袁瑛致辞
丁奕以外卖平台为例补充道:“平台可以更加量化评估和公布外卖塑料的使用数据,并据此制定目标和行动计划。平台也是规则的制定者,通过完善规则,增加对商家的保护条款,明确商家落实无需餐具的奖惩措施等等,这些都可以促进无需餐具的落实。而加大对重复使用模式的投入和支持,也可以培育餐盒的重复使用模式的基础设施。最后在科学评估前提下,再去谨慎开展和推介平台内的商家,采用其他的一次性材料来替代塑料。”
“我们需要重新发现包括电商在内的平台企业的气候环境治理能力和影响力。我想没有人怀疑互联网企业的创新能力,我们现在要看的是怎么用创新的技术手段,解决这些日益加剧的气候环境多维度的挑战。”袁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