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8月1日讯(记者夏淑媛)
随着2024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逐步披露,保险公司上半年经营成色也浮出水面。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截至7月31日,60家非上市人身险公司上半年实现保险业务收入7360亿元,同比增长14.01%,净利润合计94.14亿元。其中,31家险企实现盈利,29家险企出现亏损。值得注意的是,在29家亏损的寿险公司中,中信保诚人寿录得净利润-34.41亿元,位居亏损榜“第一”。
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上半年,受保险责任准备金计提力度加大、赔付支出及资产减值损失增加等因素影响,中信保诚人寿出现净亏损,未来仍需关注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对其投资资产质量及收益实现的不利影响。
2024年上半年中信保诚人寿净亏34.4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下滑至-28.28%
2000年10月13日,中英合资人寿保险公司信诚人寿落户广州。2017年,信诚人寿更名为中信保诚人寿,目前,中信金控和英国保诚分别持股50%。
2000年成立至今,中信保诚人寿一直是合资险企中的“优等生”。但是,近年来,寿险业承保和投资双向承压,中信保诚人寿继2023年业绩大变脸,中信保诚人寿上半年净亏亿净资产收益率跌至%报行合一转型下寄望短期消除费差损在2024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双降。
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4年上半年,中信保诚人寿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69.32亿元,同比下滑0.61%,录得34.41亿元净亏损,较2023年全年-8.27亿元亏损进一步扩大,净资产收益率下滑至-28.28%。
除了营收、净利双降,中信保诚人寿核心偿付能力进一步吃紧。
截至2024年6月末,该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86.58%、较上季度末105.53%下滑18.95个百分点;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173.15%、较上季度末201.45%下滑28.3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2日,中信保诚人寿增资事宜获批,中外方股东中信金控和保诚集团向其增资25亿元。然而增资背景下,中信保诚预测,下季度公司核心、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还将进一步下降至82.83%、165.67%。
业内人士表示,受公司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压降规模型业务占比等因素影响,中信保诚人寿保费收入增速放缓,市场份额有所下滑。虽然投资策略较为稳健,但仍需关注资本市场波动等因素对其投资资产质量及收益实现的不利影响。
2023年以来高管更迭频繁,中信保诚人寿董事长仍待补位
业绩承压背后,2023年以来,中信保诚人寿更换高管的动作较为频繁。
2023年6月,中信保诚人寿发布公告称,黎康忠(NicolaosAndreasNicandrou)因个人原因辞去其董事长职务。目前该公司董事长职位仍处空缺状态。
2024年4月,中信保诚人寿总经理赵小凡到龄退休,该公司董事会批准常戈出任中信保诚人寿临时负责人。
2024年6月,中信保诚人寿公告称,经公司八届第五次现场董事会会议批准,并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常戈任中信保诚人寿总经理,自2024年6月12日起生效。
除了董事长、总经理双双变更,财联社记者注意到,2024年上半年,中信保诚人寿董事会和高管成员均发生变动。
除了张利国、张坚履新董事,中信保诚人寿领导班子中还有两位高管成员变动。2024年5月6日起,欧阳家豪出任中信保诚人寿财务负责人,自2024年6月27日起,姜岩松不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
中信保诚人寿表示,在低利率、资本市场高波动和优质资产稀缺的资金运用环境下,监管积极引导行业降低负债成本,实施预定利率下调、银保市场“报行合一”等新规,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信保诚人寿将在资本约束的前提下,严守流动性风险底线,基于存量谋增量,以增量优化存量,优化产品组合结构,强化资产负债联动,聚焦控制长期利率风险,降低费差损风险,力求实现长期稳健经营。
中信保诚人寿透露,为贯彻落实监管“报行合一”政策,公司严控费用支出,维持常规性费用紧平衡,以求短期内消除费差损,中长期实现费差益,同时在市场利率持续下行和资本压力的双重挑战下,持续稳妥推进资本补充方案。
(财联社记者夏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