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一个私募资管产品,究竟该支付多少的管理费、托管费、买卖手续费?
答案几乎和量子力学中的“测不准原理”一样令人莫衷一是。
但事实是,每当销售市道走入低迷时,私募行业就会涌现出一些“降费”的新鲜案例。
过去一年内,也是私募产品的“降费窗口期”。尽管步骤不如公募产品来的整齐划一,但只要在渠道有新发,首批私募降费结果出来了!部分私募陆续选择了对相关费率做一些调整。
这样的“低费率”产品会给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性价比么?
个别私募净值明显回撤一家上海中型私募(后简称“G私募”)日前就遇到了净值方面窘境。
第三方信息显示,该公司旗下有个别产品在短短一个月,回撤了27个百分点!直接把持有人“跌懵了”。
而且,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主观私募,虽然管理规模不及50亿元人民币,但其一度是一家知名“券商机构”(外号“券商贵族”)“货架”上的热门产品。
这样的成绩单,当然会引出不少关注和持有人的争议。
半年前曾降费但其实,这家私募曾经在半年前进行过降费(下调管理费),而且当时还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安抚投资人的效果。
2024年2月初,G私募向相关产品份额持有人发布如下公告:
经我司研究决定,于2024年2月6日起,将本基金的管理费率由1.5%/年下调至1.125%/年。
这份公告进一步表示:此次管理费下调将直至本基金产品的净值恢复至1.000后(才恢复);
此前放弃计提的管理费将不会追溯。如后期需要恢复合同约定费率将另行通知。
应该说,这家机构当年的“降费诚意”颇为足够。
效果如何?那么这家私募机构今年启动的管理费下调,能给投资者带来多大实惠?
可以从以下角度来计算:
一、管理费缩减0.375%。
如果持有人100万元本金,一年可以省下来3750元。
二、净值表现。
据第三方平台的数据:截至2024年7月12日,相关代表产品年内依然浮亏约25个百分点。以此计算,每100万浮亏25万元左右。
显然,截至最新表现,这家资管产品并没让投资者赚上钱——当然这是短期内的。